“单靠来往港口运输煤炭的中小货运企业,将面临退出。”6月8日下午,山东一名大宗散货货运资深从业者道出港口公路运输的危机感。这来自生态环境部正酝酿的新规:今年9月底前,山东、长三角地区沿海港口煤炭集疏港运输全部改由铁路;明年年底前,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地区沿海港口的矿石、钢铁、焦炭等大宗货物运输全部改由铁路,禁止汽运集疏。也就是说,超过15个港口的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大限将至,港口货运市场变局已来。
资深交通专家、山东交通科研院规划研究中心研究员许云飞认为,原先以港口散货为主要拓展领域的公路长途运输,必须实施动能转换,发挥自己“门到门”的优势,寻觅发展新动能。比如,探索甩挂技术(汽车按预定的计划,在各装卸作业点甩下并挂上指定的挂车,继续运行的一种运输方式)、新能源车、无人驾驶、多式联运和“大数据+”技术等。
去年7-8月,山东潍坊港、烟台港已叫停柴油货车运输集疏港煤炭合同。同时,沿海港口疏港铁路项目已经“鸣枪赛跑”,大宗货物的公路运输空间受到挤压。
一名港口货运负责人举例,以煤炭货运为主业的运输公司,之前的跨省长线运输会达到五六千公里,如今,退到几百甚至几十公里以内,缩减运能。公转铁由北往南,去年一部分钢铁公路运输从天津、河北港口转到山东港口,而现在必须重新选择。数据显示,天津港自去年4月停止接收公路运煤,去年全年煤炭及制品吞吐量同比下滑30.15%,矿石、钢材等主干货类装卸业务大幅降低。
![煤炭等大宗货物运输将逐步“公转铁” 煤炭等大宗货物运输将逐步“公转铁”]()
山东沿海港口的吞吐量位居全国第二,截至去年年底已经突破2亿吨,其中大宗货物运输是块大“蛋糕”,在公路运输者眼中,分享到的份额将越来越少——多个港口的疏港铁路即将通车。
以入选国家十三五“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方案”的青岛港为例,董家口港区疏港铁路工程计划于6月30日试运行,这条疏港铁路是董家口港的生命线,是连接港区与经济腹地的运输大动脉。
去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10强中,日照港虽位列第九,落后于青岛港(第六名)三个名次,却以14.3%的增速遥遥领先10强。这与日照港在大宗干散货运输领域的优势密不可分,其铁路疏港运输能力突出。今年2月份,陕钢集团与日照港集团、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还专门就进口铁矿石铁路疏港工作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日照港铁路疏港货运占比已过半。
据悉,日照港“海龙湾”工程预计于本月底完成隔沙堤施工,日照石臼港煤炭作业区将整体南迁至10公里外的南作业区,“东煤南移”让日照港疏港铁路与瓦日铁路连接,铁路集疏港运输实现“南进南出”。
山东半岛的港口远期年货运能力达5000万吨,龙(口)烟(台)铁路去年底正式开通运营,其串联起渤海湾沿线的滨州港、东营港、潍坊港、莱州港、龙口港、烟台港,搭建起山西煤炭基地至环渤海港口的便捷通道。
潍坊港去年完成货物吞吐量4210万吨,投资10亿元建设的疏港铁路是其亿吨大港的配套设施,这一项目已于2015年年底开工建设,计划建设周期3年,这意味着,今年有望试通车,港口集疏运将不再依赖公路。据观察,滨港铁路二期、东营港疏港铁路早已按下“快进键”,进入开通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