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俄国际道路运输试运行,大连交通运输集团(简称大连交运)的两辆豪华大巴驶出辽宁大连,经过11天长途跋涉,顺利抵达俄罗斯第三大城市——新西伯利亚。在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俄联邦汽车运输署、新西伯利亚当地政府相关负责人及多家媒体的见证下,中俄国际道路运输试运行圆满成功。
6月初,在二十几天、往返行驶1.2万余公里后,车辆顺利返程抵达大连交运综合基地,两辆安凯客车圆满完成试运行任务。这是中俄双边国际道路运输中,我国首次将客运线路开进俄罗斯腹地,也是运行距离最长、途经城市最多的线路。本次试运行活动也是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的重要举措,将为日后线路的常态化运营打下坚实基础。
从大连出发,途经吉林松原、内蒙古呼伦贝尔,在满洲里口岸进入俄罗斯后,途经赤塔、乌兰乌德、伊尔库斯克、图伦、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克麦罗沃等城市,最终到达新西伯利亚。这条全程5500公里的国际道路客运班线,是我国双边国际道路运输中运行距离最长、途经城市最多、通达程度最深的线路,也是我国加入《TIR公约》后投入运行的首条线路。
其实,早在2015年,大连交运就开通了辽宁省首条陆上出境道路客运班线——大连至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作为辽宁省唯一开展国际道路运输业务的企业,大连交运此次再发力国际道路客运班线,并首次将班线开进俄罗斯腹地。
![5500公里——大连交运首次将班线开进俄罗斯腹地 5500公里——大连交运首次将班线开进俄罗斯腹地]()
“以往的线路,我们都是将客运车辆开至口岸或口岸附近的城市,再与俄方运输公司进行合作接驳,这次我们首次将车辆开至俄罗斯腹地。我们计划不单把这条线路做成旅游专线,更希望通过此次试运行活动深入俄罗斯沿途城市,使线路更加多元化。经过试运行,我们发现这条线路沿线存在很多商机,我们将进行更深层次的调研分析,衍生出更多客运产品。”大连交运集团运务部负责人说。
就在试运行启动前一天,大连交运与俄罗斯全球卡车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物流、商贸、旅游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进一步探索建立商务旅游一体的产业发展链,这也正是“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企业带来的新机遇。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巡视员王水平表示,这一战略协议的签订,对促进中俄国际道路运输发展,打造大连—新西伯利亚精品运输线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期待中俄两国运输企业通过实施战略合作,为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和“欧亚经济联盟”有效对接,推动中俄经济走廊国际大通道建设,推动中俄经济贸易发展贡献力量。
大连交运集团运务部负责人介绍,大连交运将和俄罗斯当地旅游、物流、商贸等公司进行合作,实现线路的常态化运营,为乘客打造一站式出行体验,更加方便乘客的跨境出行。“因为此次试运行是客货同行,而且包含通关、各项仪式等,所以运行时间长达11天。未来线路常态化运行后,运行时间将缩短很多。”大连交运集团运务部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