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集团正计划斥资26亿人民币,买下俄罗斯南部的三个港口之一,以做为中美贸易战开展后,大陆替代粮食来源的转运点。分析指出,陆企直接买下海外港口,意味美国农民离大陆市场越来越远。
近日,美国对大陆500亿美元产品加征25%关税,大陆也以同等力度及规模,对来自美国的农产品开征25%的关税,如此一来,美国的农产品势必难以进入大陆市场。据了解,包括巴西、俄罗斯等粮食生产大国,最近与大陆的合作更频繁,尤其是俄罗斯,随着两国往来更加密切,大陆正成为俄罗斯的粮食最大进口国。
据了解,为了补足粮食缺口,已有中资企业带着资金赴海外布局港口交易。以中粮集团为例,该公司正计划在俄罗斯南部购买港口,并将港口主要用于转运粮油和大豆,转运能力预估超过每年1000万吨粮食,交易额将达4亿美元,约26亿人民币。目前俄罗斯南部的塔曼港码头、捷姆留克港码头和新罗西斯克港码头均在中粮集团的考虑范围之内。
![中国企业计划买下俄港口以降低粮食进口费用 中国企业计划买下俄港口以降低粮食进口费用]()
值得注意的是,买下港口只是中粮集团的初步计划,为了将来自俄罗斯的粮食货运费用降到最低,中粮准备推出一系列策略。包括在俄布局粮食产业链,投资当地的货运仓储,以及建设大豆深加工厂项目等。
分析人士指出,2017年中国累计进口约1亿3062万吨粮食,其中大豆进口量约为9500万吨,可以看出中国对粮食,特别是大豆的需求量极大,是粮食出口大国竞相争取的市场。于是,当美国大豆的位置空出来,俄罗斯马上成为“替补”,甚至主动邀请中资企业买下俄罗斯港口,直接用于粮食运输,节省运输成本。
这对俄罗斯而言十分有利,因为俄罗斯内陆和港口运输网建设较落后,导致俄罗斯粮食出口效率低落,每年都有大量无法出口的过剩粮食堆积。现在,中国购买俄罗斯港口并对其翻新,俄罗斯自然再愿意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