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取政策支持,建立稳固的产业基础,实现互利共赢】
一要选择设立跨境合作区区域。从中俄未来合作发展趋势看,跨境产业合作将成为重点。设立跨境经济合作区符合国家战略布局和政策导向,并且中俄双方都有深入合作、共同发展的强烈意愿。特别是黑河大桥通车后,中俄双方的经济区建设为进一步加强产业合作提供重要契机。为此,要积极向国家争取设立中俄跨境经济合作区,将这一意向纳入中俄两国政府会晤框架,赋予黑河先行先试政策。深入开展中俄电力、成品油、天然气、矿产及农产品等全方位领域合作,争取把跨境经济合作区打造成为中俄能源原材料集散中心。发挥地缘优势,依托中俄两国资源和市场,吸引中俄两国产业转移聚集,逐步打造承接跨境和跨区域产业转移和中俄进出口生产加工。依托黑河与布市健全的城市功能,加快吸引国内金融机构集聚,积极引进国外银行、证券机构进驻黑河发展,为跨境区内中俄两国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在离岸金融服务、跨境贸易人民币卢布结算等业务,为国内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并购提供相关资金托管、离岸担保等综合金融服务支持。
二要选择双方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合作。跨境产业合作区应以双方产业协调发展为切入点,要通过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破解对俄经济合作数量不大、质量不高及产业发展滞后难题,为国家进一步推进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探索新路径。同时,建议比照国家境外合作区政策给予跨境经济合作区相应政策支持,吸引有实力的企业联合承建跨境经济合作区,从而解决我省资金难题,加快跨境产业合作区整体同步建设。发展对俄农业合作是我省最大的产业优势。发展中俄农业合作,不仅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还可以解决我国粮食进口多元化问题,帮助我省农业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和协同发展。
![黑龙江社科院俄所长对建设中俄跨境合作区的看法(下) 黑龙江社科院俄所长对建设中俄跨境合作区的看法(下)]()
三要争取国家优惠政策支持建立稳固的产业基础。我省对俄沿边产业基础发展薄弱,基本上还没有形成产业体系,按照现有的政策难以建立配套的产业发展基础。未来我省对俄跨境经济合作区必须要建立稳固的产业基础,这也是跨境经济合作的发展重要途径。因此,要吸引企业在合作区落户,就必须通过争取国家的优惠政策,包括土地、财税等政策的支持,规划建设产业优势明显、产业配套完善、辐射带动力强的产业基地。在具体的产业规划中,应结合当地的比较优势,有选择性地发展生产成本低、具有竞争优势的加工制造业。
四要大力推进边境地区的城市化建设步伐。城市是地区经济发展的载体,一个地区的城市化发展程度往往决定该地区的产业集聚程度。因此要实现跨境经济合作区的跨越式发展,就应该通过加快城市化进程,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城市化,实现两者相互推动的良性循环。由于历史、气候和地理位置等因素,我省沿边地区人口稀少,严重制约了跨进产业园区、经济合作区等口岸经济的发展,对此,可以考虑出台支持沿边城市发展政策,吸引外来移民落户沿边口岸城市,增加口岸对移民的吸引力,提高沿边地区居民的工资待遇和福利水平。同时,应适当降低资金申报门槛,减少国家、省划拨资金配套比例,最大限度地给予优惠扶持,从而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口岸综合能力,使重点口岸成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以及带动经济增长的要素聚集点,形成支撑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城市产业体系,同时,随着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口岸的管理也要适当调整,给口岸更多的经营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