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9
-
01
-
16
从新疆霍尔果斯海关获悉,2018年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贸易额实现“双增”,进出口货运量3574.26万吨,同比增长23.3%;进出口贸易额1352亿元,同比增长22.2%。货运量、贸易额分别占新疆关区的60.2%和45.6%,居全疆口岸之首。 数据显示,2018年,霍尔果斯口岸出口商品中,中国高新技术、纺织服装、机电产品和优势农产品出口增速较快,主要出口地为中亚五国和俄罗斯等。同时,进口商品量也有所增加,进口商品以天然气、甘草、葵花籽、动物毛皮等传统大宗货物为主。 霍尔果斯海关综合业务科科长朱冬梅称,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国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为外贸企业注入了新的空间和活力。此外,霍尔果斯海关通过改善通关环境、优化商品结构和落实优惠政策等措施,有效促进了区域进出口贸易发展。 霍尔果斯口岸是中国西北集公路、铁路和管道运输为一体的综合性口岸,是我国出口商品“走西口”的重要集散地。
浏览次数:102
发布时间:
2019
-
01
-
14
俄罗斯经济与生活网站1月9日报道,据俄罗斯铁路公司新闻处宣布,运营数据显示,2018年俄罗斯铁路公司装载量为12.89亿吨,与2017年相比增加2.2%。 铁路装载:煤炭3.749亿吨,较2017年增长4.6%,焦炭1130万吨,增长0.8%,石油和石油产品2.440亿吨,增长0.4%,铁矿石和锰矿石1.167亿吨,增长5.7%,黑色金属7810万吨,增长7%,黑色金属废料1600万吨,增长1.4%,化肥和矿物肥料5920万吨,增长3.7%,水泥2510万吨,同比减少6.5%,木材4570万吨,增长5.6%,粮食2710万吨,增长22.6%,建筑货物1,238亿吨,减少6.8%,有色和硫磺原料矿石1970万吨,减少2.8%,化学剂和纯碱2640万吨,增长1%,工业原料和成型材料3540万吨,减少3.2%。 2018年俄罗斯铁路货运周转量达25964亿吨公里,较2017年增长4.2%,考虑到空车里程的货运周转量为33044亿吨公里,增长4%。 根据运营信息,2018年12月俄罗斯铁路公司的装载量为1.09亿吨,低于去年同期指数1.1%。 2018年12月俄罗斯铁路的货物周转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3%,达到2244亿吨公里。考虑到空车里程12月的货运周转量增加了2.1%,为2851亿吨公里。
浏览次数:111
发布时间:
2019
-
01
-
10
近日,又一列装载哈萨克斯坦小麦的火车顺利抵达连云港中哈物流基地。与以往不同的是,这列哈麦全部使用中远海运集装箱进行装载运输。这是中哈物流公司为促进东行货源有效提升,首次尝试运作中远海运集装箱整列发运哈麦过境业务。 由于地区经济水平和进出口量的差异,一直以来,中欧班列运输往往是“西行多、东行少”,有效回程货源不足、东西双向对流不平衡。而哈麦过境业务恰好是近年来中哈两国高度重视并共同推动的国际物流项目,得到了中哈两国相关方面的高度关注和支持。为了拉动东行货源,中哈物流公司以哈麦常态化运作为载体,积极运作中远海集装箱整列回程事宜。此举一方面既大大缓解了大量空置集装箱滞留中亚无法返回国内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可进一步带动哈麦扩大出口量,有效补充连云港中欧班列回程货源。 2017年5月15日,中远海运集团与连云港港联合收购了“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部分股权,自此双方在无水港运营、全程物流运输等方面开展了密切合作。而此次哈麦过境业务从装车运输到换装海运,全程使用中远海运集装箱,在打造全程物流链、畅通陆海联运方面双方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数据显示,自2018年年初哈麦过境业务常态化运作以来,中哈物流基地已累计接卸哈麦30列、34000吨,呈现出良好的运作势头。而得益于哈麦过境常态化运作、铁合金大幅增量,2018年连云港国际班列顺利突破800列,其中东行班列同比增长57%。...
浏览次数:93
发布时间:
2019
-
01
-
10
1月7日,青岛港召开的外贸集装箱船公司服务恳谈会,宣布了2019年对外贸集装箱船公司的“四个承诺、八项保障”服务承诺以及相关优惠政策。此次公布的服务承诺,是青岛港深化服务创新、实现港航共赢的有益尝试,凸显了青岛港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的信心和决心。 青岛港此次发布的服务承诺,包括靠离泊服务、效率服务、信息服务、中转服务等多项内容。以船舶靠离、效率服务保障工作为例,青岛港承诺,8000TEU船舶效率140自然箱/小时;除不可抗力与非港方因素,船舶完工开船时间30分钟以内;中转箱对接率100%;信息服务24小时无间断运行等等。 据了解,近年来,在为船公司、货主提供高效优质服务方面,青岛港一直积极探索,主动作为。2018年下半年,青岛港开展了“改革创新、提升服务”专项行动,制定全程物流“一站式阳光价格”清单,在青岛口岸率先实施“收费项目、收费价格、服务内容”三公开,积极引领创新口岸营商环境,赢得航运界各方的拥护和支持。 当前,立足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定位,青岛港以创新服务为生命线,推动各大外贸集装箱船公司上航线、扩中转、增箱量,大力加快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建设步伐,开启建设“加速度”。 “面向2019年,青岛港为船公司打造一个‘效率最高、成本最省、服务最优’的标杆港口,为船公司创造一个‘有温度、有获得感’的家,...
浏览次数:71
发布时间:
2019
-
01
-
08
4日23时,X8066/5次列车满载47个集装箱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货运中心合肥北站物流基地发出,这是安徽省2019年发送的首趟中欧班列,也标志着该省中欧班列累计发送突破300列。 据了解,此趟班列满载“安徽造”的机器人零配件、医疗设备等高科技含量货物,途经霍尔果斯口岸换轨出境,一路向西驶往德国汉堡。2018年,安徽省中欧班列累计发送141列13402个标准箱,比上一年同期增加117%;回程班列累计35列3022个标准箱,比上一年同期增加775%,创四年来发送最高纪录。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货运中心负责人表示,2019年是安徽省中欧班列开行的第五年。五年来,该省中欧班列货源辐射范围从合肥向淮南、阜阳等地市和其他省市不断拓展,开行线路从合肥至德国向北欧等国家延伸,货物发送品类也逐渐转向安徽本土生产制造的“高、精、尖”技术产品等。中欧班列为安徽省参与构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了解,2019年,安徽省中欧班列开行频率有望进一步加密,从最初时“月月开行”实现“日日开行”。
浏览次数:76
发布时间:
2019
-
01
-
08
重庆、广西、贵州、甘肃、青海、新疆、云南、宁夏8个西部省份7日在重庆签署合作共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简称“陆海新通道”)框架协议,将合作推进“陆海新通道”建设,助推我国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格局。 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是中国和新加坡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陆海新通道”是在该项目框架下,中国西部相关省份与东盟国家合作建设的国际贸易物流通道。 据介绍,“陆海新通道”利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由重庆向南经贵州等地,通过广西北部湾等沿海沿边口岸,通达新加坡及东盟主要物流节点;向北与中欧班列连接,利用兰渝铁路及西北地区主要物流节点,通达中亚、南亚、欧洲等区域。 2017年8月,渝、桂、黔、陇四省区市签署《关于合作共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的框架协议》;2018年6月和8月,青海、新疆相继加入合作共建“南向通道”工作机制;2018年11月,中新两国正式签署《关于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将“南向通道”正式更名为“陆海新通道”,进一步拓展了通道建设的内涵、意义和重点领域。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陆海新通道”共发运铁海联运班列805班,国际铁路联运(重庆—越南河内)班列累计开行55班,重庆—东盟跨境公路班车共开行6...
浏览次数:72
发布时间:
2019
-
01
-
04
1月1日上午,厦门港海天码头十分繁忙,一艘来自东南亚航线的达飞蓝鲸轮满载着木材、水果等货物才刚刚进港靠泊,装卸货车已经准备好了服装、鞋帽、机电等1200多标箱产品等待装船。这些货物将于当天晚些时候启航,出口到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港口。这是“丝路海运”航线开通一周来,迎来的首个货运高峰。 作为我国首个以航运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国际综合物流服务平台,“丝路海运”自2018年12月24日开通以来,仅仅一周时间,已完成16个航次,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6万标箱,其中进口货量占30%,出口货量占70%。 据了解,首批“丝路海运”16条航线,覆盖了13个“一带一路”国家的24个港口,联通东南亚、印巴、非洲、中东、俄罗斯等货运网络。目前已有南昌铁路集团、俄罗斯远东等六十余家航运、港口、陆地港、货运、供应链管理企业积极响应“丝路海运”,预计到2020年底,“丝路海运”还将与中欧班列衔接,基本形成国际贸易大通道。
浏览次数:98
发布时间:
2019
-
01
-
03
据俄罗斯梁赞州州长柳比莫夫表示,梁赞州希望借助“一带一路”建设与中方企业一道发展交通运输和物流基础设施。 柳比莫夫说:“我们同大部分俄罗斯地区一样,非常希望中国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能够前来地区投资。” 他说,当前有几个方面可以在未来扩大并深化的互惠互利合作领域,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是借助“一带一路”建设发展交通运输和物流基础设施,发展东西交通走廊。 梁赞州政府建议中国投资者参与梁赞州附近普罗塔索沃机场的改建项目,包括候机大楼和跑道的建设,以及港口、铁路、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预计投资规模为10亿美元。 据柳比莫夫介绍,2018年11月,梁赞州政府与中国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意向协议。 他说:“这份文件中规定优先合作的一个领域是中国企业参与梁赞地区计划实施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浏览次数:74
发布时间:
2019
-
01
-
02
经过两年多艰辛建设,太行山高速公路新建7条段、370公里主体工程顺利完工。12月28日,太行山高速公路全线通车试运营。 太行山高速公路纵贯太行山区,全长652公里,起于涿鹿县京冀界,止于涉县冀豫界,途经张家口、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5市19个县(市、区),与11条高速公路和数十条国省干线连通,成为畅通京冀豫的又一条交通大动脉。 “太行山高速公路是我省首条采用PPP模式建设的高速公路,开创了全国最大高速公路PPP项目包一次性签约的先例,是我省最具扶贫意义,连接景区、革命老区最多的高速公路,创造了全国同类工程中建设速度最快、前期效率最高、投资规模最大等多项全国、全省之最。”河北交投集团董事长王国清介绍。 在两年多的建设过程中,技术人员实施科技攻关32项,申请专利48项,进行工艺工法微改造60余项,打造了创新高速公路。全线设置服务型互通35处,密度比肩平原区和经济发达地区,打造了便捷高速公路。大力推广彩色防滑路面、视线诱导技术、高清监控系统全覆盖等技术,并将钢护栏进行了升级,打造了安全高速公路。应用废旧轮胎橡胶改性沥青近8万吨,首次应用蓄能发光材料,边坡绿化率达90%以上,打造了绿色高速公路。全线具备非现金支付功能,并在临城北收费站建成全国首个无人值守收费站,打造了智能高速公路。 太行山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缩短了京冀之间和省内多地之间的时空距离,...
浏览次数: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