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9
-
04
-
09
从广铁集团佛山货运中心了解到,粤港澳大湾区又一“无轨铁路货场”--肇庆货场新港场近日在肇庆市鼎湖区广利镇的肇庆新港码头挂牌运营,这是近半个月以来粤港澳大湾区新开通的第二个“无轨铁路货场”。 “无轨铁路货场”就是在没有铺设铁路钢轨的港口码头开办铁路集装箱运输业务。该业务有效衔接集装箱铁水联运的运输组织,为货主提供优质的集装箱“门到门”多式联运服务。 据广铁集团佛山货运中心介绍,随着粤港澳大湾区首个“无轨铁路货场”的开通运营,短时间内该中心收到了多个港口码头和船务公司的合作意向书,各方对发展“无轨铁路货场”铁水联运新模式表现出极高的合作意愿。 据肇庆新港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潮辉表示:肇庆新港全年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达3.04万个标箱,有发展铁水联运的优越条件。“无轨铁路货场”铁水联运新模式打破了传统铁水联运铁路和水路分开独立管理的壁垒,实现了人员融合和业务融合,可以更好发挥水路和铁路的运输优势,实现集装箱运输铁水联运无缝衔接和高效组织。目前,港口与铁路已开展铁水联运合作,通过铁水联运把北方水运到达的玉米、大米等290个标准集装箱,再通过铁路发往云南大理东、王家营西等云贵川地区,打通了“北粮南运、东联西拓”的铁水联运绿色通道。
浏览次数:86
发布时间:
2019
-
04
-
04
4月2日上午,中欧(青岛—明斯克)国际班列启程。班列搭载货值5000余万元的发动机配件、太阳能组件等,缓缓驶出位于山东胶州的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将途经二连浩特口岸到达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全程历时约22天。随着胶州海关成功获批,胶州市整合山东济铁胶州物流园、中铁联集青岛集装箱中心站、青岛港、中铁国际多式联运有限公司等资源,全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并将逐渐形成“西联中亚欧洲、南通南亚东盟、东接日韩亚太”的国际多式联运贸易大通道,成为中亚及上合组织国家面向日韩亚太市场的“出海口”。
浏览次数:148
发布时间:
2019
-
04
-
03
国际文传电讯社努尔苏丹4月1日电,哈财政部国家收入委员会表示,由于车主不愿接受检查,造成哈吉边境车辆大量积压。截至3月31日,在两国边境口岸吉方一侧有超过140辆货车积压。据该委员会发布消息,自3月27日起,在哈吉边境卡拉苏口岸对部分装载中国和土耳其商品的货车实施了检查,发现存在商品生产文件信息标注不准确的情况。根据检查结果,有40辆货车返回吉方境内。消息称,目前哈方正在边境实施监控,根据需要对货车进行检查。此前,吉国家边防局表示,截至4月1日凌晨,由于检查程序收紧,有超过300辆货车和小型汽车在吉哈边境两个口岸积压。吉国家边防局称,吉对自哈方入境的货车检查程序没有发生变化。
浏览次数:98
发布时间:
2019
-
03
-
26
23日23时,满载着汽车轴承、发动机、汽车配件以及服装、日用百货的“襄西欧”国际货运班列,抵达西安港,集结中转,再搭乘长安号,随后沿陇海线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境驶往欧洲。作为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首趟集结专列,“襄欧”班列与中欧班列长安号实现了无缝对接,标志着西安港物流枢纽地位进一步凸显。 “襄阳陆港携手西安港,是看中了中欧班列长安号成熟的市场运作与多元的班列渠道,能够有效提升货物从襄阳到欧洲的物流效率。比如今天首发的这趟‘襄西欧’,一部分是要运往德国的,另一部分是要运往匈牙利,但是分别又不够单独发列,我们就可以借助西安港再次分拨集结,分别运抵目的地国家。”襄阳陆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君冬告诉记者。 作为首趟“襄西欧”国际货运班列的承运商,西安国际陆港多式联运有限公司总经理邵博尔介绍,通道+口岸、通道+电商、通道+产业的模式,让长安号不仅是一条开放通道,全网物流体系更是把陕西和西安从内陆腹地推到了开放的前沿,为陕西和西安带来了贸易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的快速聚集,产业的聚集又为中欧班列长安号高质量运营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中欧班列长安号自2013年开行首列至今,其目的地已从最初的中亚地区到现在覆盖“一带一路”沿线44个国家和地区,贸易货物品种日渐丰富,货源地也辐射大半个中国。2018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共开行1235列,运送货物达到120.2万吨。
浏览次数:78
发布时间:
2019
-
03
-
25
俄罗斯副总理兼总统驻远东联邦区全权代表尤里·特鲁特涅夫(Yury Trutnev)不久前宣布,“滨海2号”国际运输走廊工程即将完成。他说,运输走廊将加大俄港口中国商品进口量。“滨海2号”为中国与亚太地区国家之间的货物运输提供了最短路线。 俄财务自由投资公司分析师阿娜斯塔西娅·索斯诺娃(Anastasia Sosnova)表示,中国正在不断加强与俄罗斯的贸易合作。“发展多式联运走廊将加速货物运输,有助于扩大两国合作。俄罗斯计划增加铁矿石、煤炭、矿物肥料和林产品出口。”俄远东海关局资料显示,“滨海1号”和“滨海2号”国际运输走廊2018年共运输货物9.12万吨。据海关官员介绍,2018年,这两大运输走廊通过铁路检查站运输货物257批,共3559个集装箱。铁路检查站海关通关放行的平均时间为30分钟。 2018年10月,俄滨海边疆区哈桑区扎鲁比诺镇“特洛伊茨湾海港”公司在第二次试运输中,通过“滨海2号”走廊从日本将货物运到中国。“东方梦”号渡轮在俄港口卸下从日本境港运往中国长春的转运货物。同一天,从长春发往境港的农产品冷藏集装箱在扎鲁比诺港被装上渡轮。办理海关通关手续用了约1个小时。 俄方资料显示,俄中海陆运输走廊建设正在加速进行,该走廊对深化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中国东北地区海港不多,货物运输需经铁路运至大...
浏览次数:152
发布时间:
2019
-
03
-
25
近日,深圳机场2019年首条国际货运航线“深圳-克拉斯诺尔斯克”正式开航,每周三班,深圳机场国际货运通航城市增加至15个。除新开航线外,去年开通运营的“深圳-莫斯科”货运航线也将加密至每周三班。 此次新开和加密的两条国际货运航线均由俄罗斯空桥货运航空运营,部分航班由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最新型的全货机B747-8F执飞,部分航班由B747-400F执飞。至此,深圳机场通往俄罗斯的全货机航班量达到每周六班,深圳前往欧洲运力大幅提升,为客户提供更选择。 据了解,克拉斯诺尔斯克位于俄罗斯在亚洲部分的中部,作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城市,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同时也是俄罗斯前往欧洲的重要中转点,交通运输十分发达。深圳则是电子产品、高新科技设备、汽车零配件、制药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研发及制造中心,航空货运市场需求旺盛。该航线开通后,可将克拉斯诺尔斯克作为中转点,连接欧洲主要航空货运枢纽莱比锡机场,更好地满足深圳及周边区域高端产品的航空货运需求,进一步密切深圳与欧洲之间的贸易往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深圳机场方面介绍,机场集团将利用民航局航空物流综合试点机场的契机,全方位构建深圳机场优质的航空物流发展平台。前期,机场集团完成了物流业务资源整合优化,并于3月1日成立航空物流事业部。今年,将重点优化物流服务保障流程和丰富口岸功能,引入更多战略合作伙伴,提升物流业务国际化水平,推进机...
浏览次数:102
发布时间:
2019
-
03
-
21
3月19日,江西首条“点对点”(南昌至白俄罗斯)中欧双向班列正式开通。当日,中欧班列(南昌)图定化运行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江西号”到发双向对开仪式在南昌(向塘)铁路口岸举行。其中,满载着41车天然有机矿物培养原料和先进农用品的返程中欧班列(白俄罗斯至南昌),历经16天铁路运输,经由二连浩特入境抵达南昌(向塘)铁路口岸。 同时,迎面而来是满载着46车服装、衣帽、电器等货物的南昌至白俄罗斯中欧班列,它将由二连浩特出境,行驶16天到达白俄罗斯明斯克站。 两趟班列相继发出,标志着中欧班列(南昌-白俄罗斯)实现双向对发,这也是江西首条“点对点”中欧双向班列。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推进,中欧班列作为国际货物联运的新型组织方式已日渐成熟,成为沿线各国各地区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经贸合作水平的重要载体。 “相比传统海运运输模式,铁路直达时间可节省25天左右,还不受天气影响;相比公路直拖出境口岸出口,全程成本节省近40%。”江西某货运有限公司总经理范珏介绍说。 范珏表示,“南昌-白俄罗斯中欧班列双向对开的实现,提高了集装箱使用率,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为江西及周边地区与欧洲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搭建了双向‘快车道’”。 据了解,从今年开始,在铁路部门统筹调度和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的计划安排下,该班列将形成每周两列、每列41-50车的“...
浏览次数:159
发布时间:
2019
-
03
-
20
一趟由厦门海沧白礁货场始发,装有50个集装箱共375.8吨货物的中欧班列,18日安全抵达莫斯科。其中,两个集装箱内的货物原产地为台湾高雄。 这次台湾过境货物的顺利发运,标志着台湾至厦门至俄罗斯这条新物流通道顺利开通,给台湾客户增加了不同的物流选择,实现“海丝”与“陆丝”的完美结合。 来自台湾的这批货物是沙滩车部件,货物重量约28吨,货值约40万美元,是首批通过海运从台湾运送至厦门,再搭乘中欧(厦门)班列发往莫斯科。 此前,来自台湾地区的货柜已成功经中欧(厦门)班列发往波兰波兹南、德国汉堡。今年以来,中欧(厦门)班列建发专列已发运7趟出口班列,共计313个40英尺集装箱。 为做好台湾货物海陆联运过境首次发往莫斯科,漳州车务段全力做好海陆联运服务,从运力、价格、路线及运输组织方面提供最大便捷。
浏览次数:100
发布时间:
2019
-
03
-
19
一辆载满货物的列车15日从乌鲁木齐集结中心站驶出,运往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至此,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自2016年投运以来,累计开行班列达2000列。 新疆新铁国际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南军介绍,自2016年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建成投运以来,从这里走出国门的中欧班列数量和规模快速增长。“西行班列线路从4条增加到19条,能到达23个中亚及欧洲城市和地区;集结的货品也从最初的4种,拓展到200多个品类,辐射山东、山西、河北等国内多个省市。” 搭载第2000列中欧班列,中泰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又一批货物被运往俄罗斯。该公司副总经理胥俊峰介绍,公司累计发行55列国际班列,将产品运往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地。中欧班列线路不断丰富,通关效率不断提高,运输时间由一个多月压缩到10天左右,提高了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随着多点始发、多地运行、多点到达的运输格局形成,中欧班列回程集货能力日渐壮大。胥俊峰介绍,载满PVC材料的西行班列抵达欧洲后,企业再从奥地利进口纺织原材料木浆,在德国路易斯堡集结,通过返程班列运到乌鲁木齐,运输成本因此大幅降低。 据了解,目前已有多趟回程班列满载中亚国家优质小麦、肉品通过口岸进入国门,而后销往全国市场。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向西开启了新疆连接中亚、欧洲的国际物流通道,向东连接内地城市及沿海港口,“东联西出”作用日渐凸显...
浏览次数: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