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9
-
05
-
22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5月17日电,俄罗斯萨马拉州政府第一副主席维克托·库德里亚绍夫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俄中双方正在就开通萨马拉至成都铁路集装箱运输线路进行谈判,这条线路开通后萨马拉州对华贸易额或能实现十倍增长。 库德里亚绍夫说,俄方代表团访问中国四川省期间,双方讨论了开通萨马拉至成都铁路集装箱运输线路的问题。他说:“俄方代表团包括供应农产品的俄罗斯大型企业(比如俄农业集团),对华供应食糖、葵花籽油、面粉的企业。” 库德里亚绍夫表示,对华出口食品将在萨马拉州装车,每趟列车最多挂71节车厢。他指出:“萨马拉州和中国的贸易额每年增长25%。去年是5.93万美元。而2年前才3亿美元出头。我们期待贸易额在集装箱列车开通后出现突破性增长,我们想实现十倍增长。” 库德里亚绍夫强调:““我们有许多中国感兴趣的商品,比如食糖、面粉和葵花籽油等。”他补充说,俄方目前正就对华出口葵花籽油与中方进行谈判,单这一种产品就能将双边贸易额增长1亿美元。
浏览次数:110
发布时间:
2019
-
05
-
22
近日,一列贴着以中英俄三国文字书写“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红幅的货运列车,在来渝参加上合组织地方领导人会晤的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代表的注视下,缓缓驶抵沙坪坝团结村中心站。这列由俄罗斯始发的中欧班列(重庆)上合组织国家专列,历时12天开行7000公里,满载41个集装箱的木制品和农副产品,运抵重庆后货物将快速分拨其他省区市。 列车抵达时,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俄罗斯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卢基扬采夫由衷称赞,中欧班列(重庆)途经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多个上合组织国家,为沿线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增添了动力。 卢基扬采夫表示,近年来,俄罗斯和中国地方合作蓬勃发展,建立了“长江—伏尔加河”两河流域等合作机制,重庆在两国地方交流合作中发挥着特殊重要的作用。我们很多人都是这条中欧物流大通道发展的见证者,俄罗斯是中欧班列(重庆)的必经之站,毫不夸张地说,它对发展俄罗斯和中国经济提供了强大动力,也必然会进一步促进上合组织各成员国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合作。 近年来,重庆立足内陆、面向国际,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全方位合作,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日益频繁。特别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过程中,重庆推动了中欧班列(重庆)、“陆海新通道”的有效融合,在重庆实现了“一带”和“一路”的有机衔接,使重庆与欧洲、中亚、南...
浏览次数:92
发布时间:
2019
-
05
-
14
近日,高邑冀中南智能港至天津新港北站的首趟集装箱铁海联运班列正式开行,该趟列车编组50辆,运输物品以玻璃制品、工艺品、石制品、服装、工业机械等为主,列车运行15小时到天津,出口货物可直接上船。 据介绍,该趟铁海联运班列是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携手天津中铁联合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高邑冀中南智能港开办的高邑—天津新港北集装箱铁海联运往返班列,一举打通内地物资与港口的快速物流通道,拉动河北中南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铁海联运的进出口货物,由铁路运到沿海海港直接由船舶运出,或是货物由船舶运输到达沿海海港之后由铁路运出,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就可完成。 据介绍,自2018年6月冀中南智能港投入运营以来,京铁物流与其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依托铁路专用线逐步形成了以集装箱发送业务为主,以仓储、特货为辅的运营模式,先后开行了“中欧班列”“中亚班列”。 铁海联运班列开行后,从货源结构组成看,促进了玻璃制品、工艺品、石制品、服装、工业机械零配件等大量外贸货物的交易,延伸了铁丝、铁钉、面粉、食品、炭块等工农业产品的销售范围。同时,影响和吸引了以高邑为中心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的外贸、内贸货源。结合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等方式,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浏览次数:109
发布时间:
2019
-
05
-
14
“这是一种很棒的体验,完全自助式,而且很流畅、很高效。”5月10日上午,到青岛港自动化码头集港的徐师傅发现,码头上的“大型机器人”抓取集装箱时,不需要等待操控室确认,而是自动进行识别确认。 原来,这座亚洲首个、世界领先的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码头上,又添了一处智能装备:新研发的机器视觉集卡防吊起系统,在全球港口首次实现了陆侧全自动收箱作业。 在码头上,轨道吊从集卡车上抓取集装箱时,如何安全高效地进行全自动化交互作业,是全球港口一直未解决的行业难题。因为集装箱与集卡车的拖盘锁销一旦没有完全分离,轨道吊卸箱时容易造成集卡被吊起事故,存在安全隐患。这座有着科技基因、创新基因的码头,并没有在世界难题面前却步。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团队通过研发机器视觉集卡防吊起系统,采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等技术,实现集卡防吊起自动识别。 这项新突破,让这座自动化码头的“全自动化”范围再次延展,从码头卸船作业一直延至陆侧区域。这样一来,码头收箱作业避免人工介入,进一步提升了安全性,解决了行业难题。同时,码头作业效率也得到很大提升。以往,集卡车司机需要停顿1分钟,等待操控人员确认,如今,基本实现了“零待时”。按照2018年自动化码头出口约40万自然箱计算,机器视觉集卡防吊起系统的应用,每年合计至少为集卡车司机节省时间7000小时。
浏览次数:101
发布时间:
2019
-
05
-
14
日前,搭载着50个集装箱、货值750万美元包装机械设备的“哈俄专列”,从哈尔滨国际集装箱中心站顺利发出,18天后将抵达俄罗斯中部的比克良火车站。以往从这里出发开往俄罗斯的列车,货物多来自省内其他城市或省外企业,本次专列所有搭载的集装箱货物,均为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出口设备,这也是负责运输的哈欧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首次为哈尔滨企业定制专列。 按照以往的铁路运输方式,列车会在俄境内进行两次交装,比较费时。“俄方客户对我们公司的设备有到货时间要求,采用‘哈俄专列’,能更及时地将货物送达现场,便于客户及时安装、调试投入生产。”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王军说。 哈欧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颜洪告诉记者,本次专列是继大庆沃尔沃后,第二趟企业定制专列,对于哈尔滨企业来说是首次,“专列的开行为本地企业走出去,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精准服务。”颜洪说,此专列经由满洲里口岸出境,途经后贝加尔、伊尔库茨克等俄罗斯主要城市,预计运行18天后抵达俄罗斯比克良站。 “哈俄专列”是哈尔滨市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打造对俄合作中心城市”发展定位的重要举措,对畅通东出西联、南北贯通经贸大通道,强化哈尔滨在“中蒙俄经济走廊”中的枢纽地位,积极构建面向俄罗斯和东北亚、承接欧美地区的国际物流集散枢纽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浏览次数:89
发布时间:
2019
-
05
-
05
每年进出外籍船舶1万多艘次的浙江舟山口岸,是全国最繁忙的口岸之一。去年以来,得益于环节简化和流程优化,舟山口岸船舶进出境通关申报由原先的1113项压缩到371项,申报时间由原先16小时压缩至2小时左右,真正实现了手续办理“最多跑一次”。 舟山口岸的变化,只是近年来全国海关不断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据统计,至2018年底,全国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较上年压缩了一半以上,超额完成预定目标。 不断提升通关效率,是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的关键所在。今年1月1日起,国际航行船舶通过“单一窗口”申报全面实现了“一单多报”,受到企业的广泛欢迎。海关总署指导上海、天津等主要港口制定口岸经营服务企业场内转运、吊箱移位等操作时限标准,通过“单一窗口”等信息平台向进出口企业、口岸作业场站推送查验通知,增强通关时效的可预期性,让企业的作业安排做到了“心中有数”和“了如指掌”。 不仅如此,海关总署还推广应用进出口“提前申报”,大幅压缩企业通关准备阶段时间。同时,在全国试点开展关税保证保险,并将其扩大至汇总征税和循环担保环节,有效压缩企业通关时间、减轻企业负担。目前,已有1463家企业参与试点,累计购买保单10306份,保险金额339.6亿元。 持续推进单证简化,是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今年1月1日起,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告取消汽车零部件自动进...
浏览次数:93
发布时间:
2019
-
04
-
30
据满洲里口岸委日前发布消息称,今年1-3月份,满洲里国际邮件互换站经满洲里公路口岸出口国际邮件7200袋。此外,根据俄方出口需求,计划在满洲里口岸开展邮件进口业务。 消息称,内蒙古邮政速递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国生介绍满洲里国际邮件互换站的相关情况时表示,2018年自满洲里口岸对俄邮路恢复开通以来,满洲里国际邮件互换站经满洲里公路口岸出口国际邮件累计3.2万袋,今年1-3月份出口7200袋,预计2019年对俄出口邮件会进一步增长。 李国生指出,同时,根据俄方向中国出口国际邮件的需求,计划在满洲里口岸开展邮件进口业务,扩大满洲里口岸国际邮件进出口规模。目前,内蒙古邮政速递已经向满洲里海关提交了开展国际邮件进口业务的申请,预计8月份开始运营国际邮件进口业务。 满洲里市口岸办领导表示,满洲里国际邮件互换站开展邮件进口业务是将满洲里公路口岸由国际邮件单向出口通道变为了双向进出口通道,对满洲里口岸增加进出口品类,提升口岸运量有显著的带动作用。
浏览次数:86
发布时间:
2019
-
04
-
30
据满洲里海关29日消息称,近日,该海关设置专岗为两辆俄罗斯卡车办结TIR运输手续,经满洲里公路口岸出境。这标志着中俄两国正式迎来首票无货运线路限制(即运输公司可以根据天气、路况、车况等因素及时对行车线路进行调整)的TIR运输。 官方消息指,此次装载重型机械TIR卡车,已在满洲里十八里海关办结TIR手续,开往俄罗斯西部城市特维尔,全程9300公里,由运输公司自行选择路线,运输时间为12天。 据满洲里海关介绍,TIR系统,又叫国际公路运输系统,是全球唯一的跨境货物运输通关系统,通过简化通关程序、提高通关效率,推进多边贸易和国际运输的便利化与安全性。中国于2016年7月5日正式加入联合国《国际公路运输公约》(《TIR公约》),成为该公约的第70个缔约国。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TIR运输由俄罗斯运输公司承运,且在线路选取上更加灵活,运输公司可以根据天气、路况、车况等因素及时对行车线路进行调整,因此可以确定为中俄首票无货运线路限制TIR运输。 此次无货运线路限制TIR运输的成功,也会对周边国家产生积极影响,推动其参与到TIR系统中,为进一步释放亚欧大陆桥经济带潜力,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新契机。
浏览次数:122
发布时间:
2019
-
04
-
23
满洲里海关22日统计数据显示,自2013年9月30日“苏满欧”首班班列从满洲里口岸出境以来,经满洲里口岸出境的中欧国际集装箱货运班列已达35条,雄踞全国口岸鳌头。 这35条班列的货源地包括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带,华南、中南、西南等地区,覆盖苏州、大连、哈尔滨、沈阳等60余个城市,全方位辐射互联全中国的便捷高效通道。各条班列一路向北向西,由满洲里口岸出境直抵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捷克、德国、荷兰、拉脱维亚、比利时等11个国家的28个城市。 为保障中欧班列顺畅通关,满洲里海关设立中欧班列绿色通道,专人专岗办理中欧班列业务,实现了中欧班列口岸实际通关时间最短在3小时以内;2019年1月-3月份经满洲里铁路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合计483列,同比增长39.6%,4.08万标箱,同比增长36.7%。 随着中欧班列物流组织日趋成熟,班列沿途国家经贸交往日趋活跃,海关与口岸、铁路等部门的合作日趋密切。这些有利条件,使得中欧班列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将丝绸之路从原来的“商贸路”变成产业和人口集聚的“经济带”起到重要作用。
浏览次数: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