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9
-
03
-
11
如今,绥芬河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俄货集散地,这里的特点是“买全俄卖全国”。质优价廉、绿色健康的俄罗斯商品,成为城市的特色品牌,“俄货”也从边境口岸阔步走向全国。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绥芬河互贸区交易额实现6671.6万元,同比增长65.70%,实现了新年首月开门红。 绥芬河口岸借助便利交通和中俄边民互市贸易的政策优势,绥芬河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俄罗斯商品集散地,这里不仅吸引着众多俄罗斯人前来购买中国商品,还聚集着几百家俄货实体店、7000多家俄货网店,以及经营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的俄货批发市场,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客商赶来“抓”货。 绥芬河成为中国最大的俄货集散地后,不仅全国各地的客商纷至沓来,云集在边城寻找货源,周边口岸的俄货也向绥芬河聚集并在这里销售。还有各地的俄罗斯进口食品企业纷纷落户绥芬河,希望借助俄货集散地的名气,将产品推向全国市场。 天驰公司原是外地一家进口食品企业,公司李经理介绍说,“天驰”在绥芬河落户后,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就通过绥芬河提供的平台,将其代理的俄罗斯品牌红酒和巧克力糖果系列产品推销到了全国各大城市,甚至出口,代理商遍布成都、上海、北京、重庆和香港,而且销量不断攀升。 加强行业自律,努力打造俄货市场的品牌价值,让俄货从口岸走向全国。绥芬河俄罗斯商品协会正积极践行“视质量如生命、以诚信为根本”的宗旨,倡导企业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做行...
浏览次数:158
发布时间:
2019
-
03
-
07
俄罗斯远东发展部部长亚历山大∙科兹洛夫表示,有关在俄远东建立朝鲜商品商场的讨论需要继续进行,因为双方需要解决运输、清关机制的问题。 莫斯科3月6日举办俄朝经贸及科技合作政府间委员会第9次会议。俄方共同主席为俄远东与北极发展部部长科兹洛夫,朝方共同主席为朝鲜对外经济相金英才。 科兹洛夫在会议上称:“双方正在就提高未被禁止的货物流量的机制进行讨论,而且深讨卢布结算议题。其中包括建立商场的项目。我们将继续进行对话,因为货运、清关流程还有一些问题。我相信,两国将能够找到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机制。” 俄罗斯远东发展部此前发布消息指出,预计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区域内建立朝鲜商品商场,其分支可能将在莫斯科和平壤开设。这些平台将出售不受联合国制裁的商品。
浏览次数:75
发布时间:
2019
-
02
-
27
26日从昆明海关获悉,2019年1月,云南省外贸进出口额达198.8亿元人民币(下同),较上年同期(下同)增长35.8%。其中,云南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139亿元,增长18.7%,占同期全省外贸额的69.9%。 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毗邻东南亚南亚。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云南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通有无、贸易合作愈加频繁。 2019年1月,云南出口96.6亿元,增长84.3%;进口102.2亿元,增长8.7%,贸易逆差5.6亿元。全省一般贸易出口大幅增长,边境小额贸易小幅下滑。 今年1月,云南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增势良好。全省与东盟贸易额99.1亿元,增长21.7%,其中缅甸、越南、泰国依次是全省在东盟的前三大贸易国。全省与拉丁美洲贸易额16亿元,增长96%,对智利、巴西的贸易额增长较快。与欧盟贸易额10.3亿元,增长1.3倍;与香港地区贸易额10.1亿元,增长83.1%;与美国贸易额4.8亿元,增长65.7%。全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达139亿元,增长18.7%,占同期全省外贸额的69.9%。
浏览次数:92
发布时间:
2019
-
02
-
27
2019年2月25日,吉林省“长珲欧”专线首批货物抵达珲春铁路口岸。此次共进口2个40尺标准集装箱,共61吨锯材。此后余下货物将分批次经铁路口岸进境集结,并发往目的地-长春。 据了解,“长珲欧”中欧国际货运班列暨珲春铁路口岸开发项目,是继2015年8月“长满欧”班列顺利开通后,吉林省谋划的第二条国际货运班列项目。目前,以铁路为载体的中欧贸易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作为吉林省助推“丝路吉林”建设、融入“一带一路”、构建开放经济新格局的载体之一,“长珲欧”的开行将会有效解决全国中欧班列出境口,特别是东线出境口满州里严重拥堵的现状,形成“一带一路”倡议、“长吉图”战略与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的有效对接。也是吉林省推动吉林省互联互通和滨海-2号全面对接的重要项目,对提升珲春货量与开放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效益,加快推进“长珲欧”班列运行十分必要。
浏览次数:80
发布时间:
2019
-
02
-
26
俄罗斯海关在线网站2月22日报道,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公布的2018年俄罗斯对外贸易总结报告表明,俄罗斯与世界各国的贸易额及贸易量增长,出口明显快于进口。 2018年俄罗斯对外贸易额达到6875亿美元,较2017年增长17.5%。出口额4493亿卢布,增长25.6%,进口额2382亿卢布,增长4.7%。出口在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增加到65.4%。出口量增长6.3%,达11.2亿吨,进口量下降3.1%,为1.34亿吨。 2018年俄罗斯出口商品结构仍以碳氢化合物等原料商品为主。由于油价上涨及其在俄罗斯出口总值中的比重增加4.5%,从而达到63.8%。但非原料出口也在强势增长。2018年的出口额猛增19.5%,达2350亿美元。非原料非能源出口增长率为11.7%,出口额为1493亿美元。 欧盟占俄罗斯贸易的42.8%,双边贸易额达2942亿美元,增长19.3%,其中,出口增长28.3%,进口增长2.7%。亚太合作国家(包括俄罗斯最大的对外贸易伙伴中国)占俄罗斯外贸额的31%,为2132亿美元,贸易额增长19.8%。出口增长远快于进口,增长率为34.7对5.7%。 中国成为增长动力。据海关统计,2018年俄罗斯与中国的贸易额超过1080亿美元,与2017年相比增长24.5%,自2005年以来出口首次超过进口。
浏览次数:49
发布时间:
2019
-
02
-
22
据“俄罗斯铁路物流”公司发布消息称,该公司组织了从中国为白俄罗斯的“白吉”工厂(白中组装中国吉利轿车的合资企业)组装生产所用汽车配件的集装箱列车运输,并正在研究组织从吉利的其他中国工厂向该国进行类似运输的可能性。 “俄铁物流”2月21日的消息称:“为了实施该项目,制定了成都(中国)—若季诺(白俄罗斯)的直达列车时间表。到2019年底,计划共发出50列集装箱列车,每周一列。”运输时间大致为14天。 该消息中指出:“目前‘俄铁物流’正研究组织从吉利在华的其他厂向白俄罗斯进行类似运输的可能性。” 该消息援引的“俄铁物流”公司总裁维亚切斯拉夫∙瓦连基克的话称,公司看到了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对铁路运输的兴趣,并非常重视这一物流业务方向的发展。 瓦连基克补充说:“使用快速集装箱列车从中国向白俄罗斯运输汽车配件比海运快2倍,这当然使我们期望货运量从现有的海路转向铁路。今年我们计划不仅要实现计划的运输安排,还要切实努力扩大吉利产品从中国的出货地域。”
浏览次数:78
发布时间:
2019
-
02
-
20
从中外运威海分公司获悉,该企业运营的威海中欧班列目前成为山东省内首条直达欧洲腹地、常态化运营的班列。 据悉,威海中欧班列每周五从威海文登站起运,经重庆编组、中转,最终抵达波兰的马拉舍维奇、德国的杜伊斯堡和汉堡等地。运输时效较海运提高了一倍,运输成本不到空运的十分之一,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空间。 中外运威海分公司海运运营部副经理慕林杰称,经过前期市场培育和开发,从去年12月至今年2月15日,从威海文登站始发、到达德国杜伊斯堡的中欧班列已成功连续、不间断发运12列,实现了每周一列的常态化运营。即使在春节期间,中欧班列也没有停运,始终保持满载状态。 慕林杰称,最初班列的货源主要来自威海、烟台、青岛等城市,以汽配、建材为主。后来在多方努力下,一条连接韩国、中亚、欧洲的便捷货运新通道被打通,凭借威海对韩国贸易的“桥头堡”优势,来自韩国的出口货物也搭上了中欧班列,该班列目前的货物中,韩国货源已经占到三分之一。 “国际海铁联运大通道”畅通后,从韩国、日本发运的集装箱卸船后当天即可转运至威海文登站集结。 下一步威海中欧班列计划增加到每周两班,并适时开通中亚班列,建立德国回程运输渠道。
浏览次数:107
发布时间:
2019
-
02
-
19
俄联邦海关局的数据显示,俄罗斯对华出口额自2005年以来首次超过进口额。近几年来,中国已成为俄罗斯的主要贸易伙伴。 据《俄罗斯报》2月12日报道,俄中贸易额超过1080亿美元(比2017年增长24.5%),比两国领导人设定的目标多了80亿美元。从2005年起,俄中贸易额增长了5倍多。 报道称,2017年,俄罗斯对华出口比进口少了91亿美元。2018年,出口比进口多了38亿美元。这一方面是拜油价上涨所赐,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对俄深加工产品的需求增加。 石油和石油产品仍然在俄出口结构中占多数(比重超过50%),不过,非能源原料出口正在逐步增长——2018年出口12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5亿美元。 据俄罗斯出口中心统计,2018年俄罗斯对华出口的非能源原料产品主要是木材(37亿美元)、机械设备(29亿美元)和粮食(24亿美元)。此外,俄罗斯还向中国提供化工产品(16亿美元)、金属和金属制品(13亿美元),以及少量贵金属、石料、纺织品、服装和鞋。与2017年相比,2018年金属制品、木材和粮食出口各增长约7亿美元,机械设备则减少11亿美元。 报道称,今年俄罗斯的目标是增加对华粮食出口。23家禽肉供应商已达成对华供应鸡副产品的协议。“切尔基佐沃”公司出口主管安德烈·捷廖欣对《俄罗斯报》表示:“中国主要进口鸡爪和鸡翅。这个市场的开启不...
浏览次数:97
发布时间:
2019
-
01
-
24
据合作媒体卫星新闻社消息,黑龙江黑河市长马里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黑河市正在研究和规划在黑龙江公路大桥两端的中俄双方相关区域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 马里表示,单纯的过货、过客等传统的贸易方式,对我们过去的开放合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也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新的合作方式,从而提升我们对外开放的质量,而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是个很有效的途径。 据马里介绍,跨境经济合作区,严格意义上是围绕黑龙江公路大桥开通,应该是两国之间的事情,是在大桥两端的双方相关区域共同规划出一定的面积,实行优惠政策,进行合理规划,确定各项功能,把双方的资源进行精深地加工,从而实现加工后的增值,利用两国之间对外开放和跨境经济方面的政策,来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建设,通过共同努力来发展两个地方的经济。他认为,这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希望俄方也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双方之间及时沟通。 马里指出,跨境经济合作是升级双方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平台,也是一个重要举措,希望双方共同努力,因为这将给双方带来好处,使我们的合作能够升级的一项举措。他希望中俄双方能共同关注,及时沟通情况,进行科学的规划,本着实现双赢的目的,把事情办好。 马里说,中方目前正在进行研究和规划,有关情况还需跟俄方进行沟通。他表示将对此加以关注并投入精力,尽快促成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立。
浏览次数:85